首页 > 工作文件 > 正文

偶然相遇、长久心系

发布时间:2021-05-28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4月10日,我校18级播音冯亚琳同学参与录制了由教育部关工委发起的第三届《读懂中国》大学生朗读者节目,录制工作在中国教育电视台诗意中国工作室圆满结束。



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的大学生怀揣着期待和青春的梦想,我校18级播音冯亚琳代表许昌学院作为其中的一员,讲述着“不忘初心”的故事,用最质朴的语言,颂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冯亚琳同学讲述的是《偶然相遇,长久心系》——“王焱老师不断探索,保护崖沙燕,致富刘王寨村”的故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故事吧!


偶然相遇,长久心系

王焱,许昌学院退休教授,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之后一直在许昌学院任教,先后进修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和武汉大学。他首创了“摄影剧”的艺术形式,编导的多部微电影被国家人社部推出,因环保助农的公益活动,两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            

刘王寨村风景美,颍河之滨燕纷飞。一群名不见经传的小燕子,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命运,而这源于许昌学院退休教授王焱一次偶然的发现......

2016年5月,王老师到颍河之滨的古镇刘王寨村拍摄以美丽乡村为题材的微电影《颍河古寨》。拍摄中,王老师偶然发现空中有很多盘旋着的小燕子,十分美丽。当地村民告诉王老师这是崖沙燕,在沙崖上筑巢群居,村子河畔的沙壁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小洞穴,甚是壮观。但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当地的挖沙人正在破坏崖沙燕筑巢的沙崖。“小燕子招惹了谁,竟然连个家也安不稳?”王老师带着这份痛心和气愤,决定要替这些小燕子“讨回公道”。他开始呼吁当地保护崖沙燕,致富刘王寨村。

寒来暑往,距王焱老师第一次到刘王寨村已经四年有余了。在四年时光里,刘王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年间,王焱老师无数次的去到刘王寨村宣传保护崖沙燕,拍视频、写歌曲、带领社会环保人士到村子里调研宣讲。在王老师的努力下,保护崖沙燕的行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和中央电视台及主流报社的关注与报道,使得破坏沙崖壁的采沙活动最终停止。

但是禁止采沙,却阻断了村民们唯一的经济来源。王老师深知:只有摆脱贫困才能真正保护崖沙燕。随着大家对崖沙燕的关注,慕名来到村子里的人也越来越多,“人文民宿”的想法逐渐在王老师脑海里形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老师的努力下,民宿最终建了起来,引来了许多到刘王寨体验休闲的城里人,成为了城乡交流的驿站。民宿既方便了城乡文化的交流,又为刘王寨村农产品的销售打开了新的渠道。通过定期举办的特色农产品展,借助书法、绘画、沙画等艺术的方式展示农产品,以及网络直播的方式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使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扶贫要扶智,扶智先扶技。通过王焱老师的努力,借助崖沙燕这张靓丽的名片,村子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王老师的引荐推广下,刘王寨村又引进了藏红花的种植。因当地的自然环境与藏红花原产地伊朗有高达98%以上的相似度,刘王寨村的藏红花在质量上达到了国际标准。这大大提高了刘王寨村村民的收入。

偶然相遇,长久心系,四年前的惊鸿一瞥,刘王寨村、崖沙燕成为了王焱老师心头最放不下的牵挂。纵然扶贫路上困难重重,王老师也始终坚持四年如一日,不断探索,保护崖沙燕,致富刘王寨村!

该文章由我校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张婷婷同学撰写。经教育部关工委和省教育厅关工委分别评审,张婷婷的《偶然相遇,长久心系》荣获全国高校最佳征文奖、全省高校征文特等奖,并入围中国教育电视台2020年“读懂中国”优秀作品展播(是全省入围3篇之一)。

冯亚琳同学将王焱老师的令人敬佩的事迹倾情讲述,带你走进这段动人的往事,一些细微之处总是可以直击人心,这值得细细去咀嚼体会。


最后,冯亚琳同学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石品教授(右一)、《读懂中国》栏目总导演张宏(右等人合照留影,让我们一起期待《读懂中国》节目的精彩呈现吧!

(文史与传媒学院供稿)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何亭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