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关字〔2023〕1号
2022年,我校关工委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和省教育厅关工委的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厅字〔2021〕46号文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工作重点,着力基层建设和品牌建设,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46号文件、教育部党组〔2021〕34号文件精神
(一)精心组织“五老”学习好、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两办、教育部党组、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文件精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学习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三个文件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学深悟透、统一思想、指导实践,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任务,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高度自觉和“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家一致表示,两个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央、教育部党组、河南省教育厅党组对关工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五老”的关怀,我们要进一步准确把握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着力点、关键点、切入点,努力开创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
(二)认真贯彻落实两个文件精神。校党委履行领导职责,坚持党建带关建,进一步加强关工委建设,落实工作待遇,改善办公条件,切实让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体会到党和国家的关爱与温暖。校关工委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坚持守正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河南省关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关工委的高度赞扬,在2022年6月16 日召开的河南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推进会上,许昌学院党委书记、校关工委主任郭涛作了典型发言。
二、喜迎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一)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全校各级关工委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契机,在网上网下广泛开展“共话百年奋斗,争做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追寻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校关工委于2022年6月对关工委委员及思想道德教育宣讲团成员进行培训,以熟知“四史”、深刻领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了解形势与政策为基本要求,组建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宣讲工作做准备。
(二)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校关工委组织关工委干部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新闻客户端等多种形式认真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校关工委副主任及副秘书长参加了“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干部培训班”,系统而深入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全校“五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并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利用线上线下向大学生进行宣讲,收到了良好效果。
河南省教育厅关工委于2022年5月下发《关于征集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优秀宣讲报告的通知》(豫教关〔2022〕6号)后,校关工委立即组织关工委干部撰写宣讲报告,并评出优秀宣讲报告如期上报省教育厅关工委。
三、讲好党的故事,扎实开展“四史”教育
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四史”教育,用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成就、共产党人的模范事迹和光辉形象,激励引导大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坚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信念与决心。在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关工委部署的2022年“读懂中国——共话百年奋斗,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中,我校参加活动学生万余名,受访“五老”62人,主创团队1200人,各二级学院推荐征文94篇、微视频6部。经层层评审,评出校级优秀征文38篇,优秀指导老师7名,优秀组织奖7个。许昌学院荣获全省高校“读懂中国”活动优秀组织奖;文史与传媒学院等7个单位荣获许昌学院“读懂中国”活动优秀组织奖。文史与传媒学院学生郭博良的征文《少女与英雄山》荣获全省高校征文类一等奖、体育学院高毅等6位同学荣获征文二等奖。
四、创新工作形式,做好疫情下的关工委工作
(一)坚持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校关工委结合疫情防控形势,调整工作方式,采取居家办公和集中办公相结合开展工作;精神文明督导团坚持每天巡视校园外围,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积极向学校建言献策;思想道德教育宣讲团以线上宣讲形势与政策为主;学生党建组织员线上线下接受采访开讲党课;教学督导以线上督导为主,工作扎实、富有成效,在河南省教育厅关工委举办的“青蓝工程座谈会”上,黄桂贞副主任作交流发言,受到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认真总结表彰先进典型。在万众一心的抗疫斗争中,我校涌现了一批优秀群体和先进个人。为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学校关工委于4月29日下午召开了表彰会,对“许昌学院禹州籍大学生抗疫志愿服务队”、化工与材料学院 “魔法城堡”科学实验站学雷锋先进集体,杨晓丽等6名学雷锋标兵、刘彤等67名学雷锋先进个人,美术与设计学院关工委、医学院关工委“许昌学院五好关工委”,鲍利涵等57名同志“许昌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和“读懂中国”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颁发证书和奖品并合影留念。
五、坚持守正创新,促进关工委工作深入开展
(一)坚持服务方向。针对当前大学生面临的诸多现实矛盾和困惑,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需,尽关工委所能,把服务体现到教育、关爱、引导之中;组织“五老”和青年师生参与志愿服务,搞好困难帮扶,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深入学生之中,开展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开展普法教育,增强法治观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突出品牌引领。关工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拓展深化,推动了现有的“岗位学雷锋”“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党建工作”“优秀校友回母校”等工作平台、品牌的常态化。校关工委副主任汪庆华和孟聚、徐中森等老同志积极参加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建设,为开拓青少年科研实践和劳动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文学与传媒学院关工委副主任王焱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和环境保护工作,被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授予“2022年河南省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
(三)加大对典型经验、先进人物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学校关工委官网、许昌学院关工委微信公众号、校园宣传橱窗,结合迎接二十大,推出了“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五老风采”“学习雷锋好榜样”系列报道,宣传青年教职工生优秀共产党员、“五老”先进典型和学雷锋先进集体、学雷锋标兵的先进事迹,营造学先进的良好氛围。
(四)心系先进人物,关怀追踪慰问
校关工委进一步健全了对毕业离校的学生学雷锋标兵的关怀机制,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坚持以灵活方式走访慰问学雷锋标兵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志愿者。2022年3月前往南召县等地,慰问学雷锋标兵、法学院学生杜晓露、文史与传媒学院教师张姗姗、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岑辉等师生。随着许昌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校关工委对青年志愿者的关怀慰问从未中断,在2022年疫情严峻形势下,校关工委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志愿者们联系,表达关切与鼓励,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关工委工作水平
(一)加强基层建设。持续在二级学院关工委开展创建“五好”关工委活动,健全信息上报制度,提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对已经获得“五好关工委”荣誉的二级关工委开展调研工作。校关工委在办好关工委网站的同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推送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64篇,扩大了关工委工作的影响力。
(二)加强能力建设。采用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了关工委“五老”“三团一员”的政治素养。 校关工委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积极性,认真做好日常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校党委和省教育厅关工委交办的各项任务。
2023年2月22日